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上半年,中國經濟頂住壓力、穩定增長,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這是在二季度以來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外部壓力明顯加大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績單,充分展示了中國經濟的抗壓能力和強大韌性,為完成全年目標打下了較好基礎。”7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了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穩的態勢持續
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均提升0.3個百分點
“上半年,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經濟運行‘穩’。”盛來運介紹,從四大宏觀指標看,經濟增長穩中略升,表明經濟運行“穩”的主基調沒有變。
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穩中有升。初步核算,上半年GDP為660536億元,同比增長5.3%,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均提升0.3個百分點。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比一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本地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1%;外來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4.8%,其中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4.8%。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8.5小時。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9139萬人,同比增長0.7%。“今年以來,月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都在5.0%至5.4%的區間波動,保持平穩。”盛來運說。
居民消費價格基本平穩。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1%,為連續下降4個月后轉漲。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繼續回升,上漲0.7%。“在擴內需、促價格合理回升措施綜合作用下,市場價格出現了積極變化。”盛來運表示,當前價格低位運行,與國內外宏觀形勢變化有關,也與我國發展階段有關,“下半年,經濟保持穩定向好態勢、相關政策繼續顯效、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等,會支撐價格保持低位溫和回升態勢。”
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創同期新高,外匯儲備維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
新的動能累積
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5%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各地加大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力度,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保持較快發展。“上半年,新質生產力繼續加快培育和成長。”盛來運說。
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新投入繼續加大,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已超歐盟平均水平,接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平。1至5月,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申請量接近500萬件,增長12.8%。
新興產業茁壯成長。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5%。1至5月,規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接近10%,創新成果和產業融合帶動了高技術產業發展。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加快發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也是比較高的。
綠色發展提質增效。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6.2%、53.3%,綠色產業繼續保持較高增速。
產業改造升級加快。各地繼續實施傳統產業更新改造,尤其是在“兩重”“兩新”政策支持下,改造步伐加快。
暢的循環改善
上半年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
“今年以來,為應對外部挑戰,我國把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擴大內需、促進生產、暢通循環。”盛來運表示,從統計數據看,人流、物流、資金流都在改善,上半年,貨物周轉量同比增長5.1%、旅客周轉量增長4.9%,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8.3%。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4.55萬億元,同比增長5%。其中,二季度增長5.4%,比一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逐季提升。”盛來運介紹。
服務消費加快。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商品零售額增長5.1%。消費結構中,服務消費的占比在提升。
假日消費拉動作用增強。春節、“五一”、端午等假期消費火熱,相關的文體休閑、交通出行服務消費都保持兩位數增長。
部分升級類消費增速加快。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2.2%、11.3%。
綠色消費漸成新風尚。新能源汽車、節能家電、智能家電消費增長仍然較快。
“中國游”“中國購”持續升溫,尤其是免簽“朋友圈”擴大以后,到中國旅游的游客更多,也帶動了國內消費。“五一”、端午假期,適用免簽政策入境人次分別同比增長72.7%、59.4%。
上半年,在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帶動下,消費市場趨于活躍、發展態勢向好。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內需特別是消費成為增長的主動力。
“下半年,消費發展是有支撐的。”盛來運分析,我國人均GDP連續兩年穩定在1.3萬美元以上,正處于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文化旅游、醫療健康、養老消費空間廣闊,擁有14億多人口的市場規模優勢非常明顯,“各地要進一步落實好擴內需政策,進一步穩就業、促增收,改善消費環境,增加優質消費供給,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進的步伐堅定
綜合判斷,下半年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有支撐
“上半年,各方面堅定不移推動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都取得新的成績。”盛來運認為,盡管外部環境還有不確定性,內部結構調整壓力較大,但綜合判斷,下半年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有支撐。
“上半年,GDP增速達5.3%,為完成預期目標打下了扎實基礎。多年來高質量發展大勢和實踐,凝聚了共識,積累了新動能,推進了經濟再平衡,提高了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盛來運說。
一些先行指標和積極因素在改善,顯示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
服務業經過多年轉型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提升。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9.1%,對GDP增長貢獻率超過60%。近幾個月,服務業景氣指數保持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意味著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主動力,下半年在消費政策推動下會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出口方面,我國推動多元化對外開放,構建多元化貿易格局,對單一國家的貿易依存度已降到個位數。
此外,宏觀政策協同發力,也將為經濟穩定運行保駕護航。“今年以來,我國實行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發揮了托底作用。近期,有關部門加快推出下半年政策,會繼續為經濟穩定運行發揮關鍵支撐作用。”盛來運表示,基于諸多支撐因素,中國經濟下半年會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版式設計:蔡華偉
《人民日報》(2025年07月16日 第 04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