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校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必須堅持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扎實推進黨的創新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和履職能力培訓,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
守牢“黨校姓黨”根本原則,把穩政治“方向舵”。“黨校姓黨”是黨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則和最高遵循。這深刻揭示了黨校與黨共生共榮的內在聯系,明確了堅持黨性原則是天經地義的要求。這決定了黨校在一切教學活動、科研工作和辦學實踐中,都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政治路線。無論是課堂教學、理論研究,還是學員交流等各個環節,都要成為宣傳黨的創新理論、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嚴守黨的紀律規矩的堅強陣地,確保新時代黨校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穩步前進。
聚焦“為黨育才”主責主業,培育執政 “生力軍”。“為黨育才”是黨校的獨特價值所在,這精準定義了黨校的核心職能。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陣地,黨校在教育內容上必須牢牢把握黨的創新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和履職能力培訓這三個重點。黨的創新理論教育是根基所在,要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核心內容,引導學員深刻領會并掌握其核心要義與立場觀點。黨性教育是關鍵環節,需要通過扎實的學習教育和實踐鍛煉,幫助學員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履職能力培訓是實踐支撐,要緊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各項要求,著力提升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人民群眾、防范化解風險的本領。正因如此,黨校必須在教學方法上持續創新,不斷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切實履行好為黨育才的神圣職責。
扛起“為黨獻策”使命職責,貢獻智慧“金點子”。“為黨獻策”是黨校肩負的重要職責,集中體現了黨校作為黨和政府思想庫、智囊團的獨特功能。《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將決策咨詢列為黨校的基本職責。這要求黨校教師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聚焦改革發展穩定中具有全局性、現實性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特別是要著力深化對黨的創新理論的體系化研究。要堅持問題導向,發揚深入扎實的調研作風,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針對性的高質量研究成果,為黨委和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堅實有力的理論支撐與智力支持。(興縣縣委組織部 吳海龍 白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