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建議》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作出專章部署,并提出“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國家之間圍繞產業的競爭更加激烈。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對于有效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筑牢國家發展的安全根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具有重要意義。要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
現代化產業體系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的產業部門、經營主體、要素條件等構成,是以實體經濟為支撐、以產業鏈現代化為方向的有機系統。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關系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科技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支撐,不僅能夠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核心動力,也能夠助推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進而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一系列前沿領域加快取得突破,不斷重塑產業形態與全球產業鏈,為產業變革提供了機遇和舞臺。牢牢把握這一重要機遇,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強勁動能,并自主拓展產業新賽道、確保重要產業鏈自主可控。
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舉國體制,能夠推動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市場力量有效結合,讓不同主體各展所長,形成推進科技攻關的強大合力。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根據產業發展的當下急需和長遠需要,進一步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資源共享等方面加強組織協調,引導各類創新主體充分對接國家創新戰略目標。深入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聚焦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加快突破一批產業鏈短板瓶頸,著力補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聚焦產業發展需求,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科技創新為產業創新提供核心動力,產業創新為科技創新提供廣闊應用場景,推動二者深度融合才能更好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此,要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聚焦產業發展需求,營造有利于原創成果不斷涌現、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的創新生態,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有效支撐。進一步發揮好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建立健全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生態系統,推動多學科交叉和跨界合作,營造鼓勵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氛圍。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對系統內各鏈條、各環節進行精準對接,加速創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動,形成產學研用創新聯合體,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夯實產業現代化基礎。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能夠將創新資源與市場需求有機結合。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關鍵在企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關鍵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為此,要加大企業創新支持力度,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有效引導企業在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全鏈條各環節加強部署;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以健全制度、精準施策不斷為產業發展注入活力;支持企業家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帶領企業更好發揮創新主體作用。
發揮金融支持作用,打通“科技—產業—金融”鏈條。通過金融手段引導資本投向前沿技術和關鍵領域,聚焦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短板弱項,推動金融體系更好適應新時代科技創新需求,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生產效率、創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此,要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有效發揮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作用,為科技創新提供更為穩定和長期的資金支持,更好賦能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推動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發揮科技金融的杠桿作用,進一步健全科技金融體制,更加動態平衡、結構合理地推動科技金融服務優化,積極探索信貸融資支持科技創新的新模式,不斷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力度、廣度和精度。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優化產品和服務體系,根據科技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各類需求,為企業提供貫通全生命周期的有效金融支持。
(作者為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