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每日推薦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古典詩詞中的生態意蘊與情感表達

【摘要】自然界四季輪換,不僅體現物候和氣候的多重變化,而且蘊藏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促使人們形成順應節律、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四季詩詞是中國古典詩詞的重要內容,映現出自然與人文的交融。在古典詩詞的意趣中,細細體悟詩人的心境、詩句的況味,深入挖掘中國古典詩詞中的生態意蘊,領略詩意中的生態之美、文化之韻。

【關鍵詞】古典詩詞 生態意蘊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圖分類號】I207.2 【文獻標識碼】A

在中華文明歷史長卷中,詩詞猶如璀璨明珠,閃耀著智慧與情感的光芒,以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意蘊,滋養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生態智慧精髓。中國古典詩詞中,有著大量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抒發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贊美的內容。例如,“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等。四季更迭、寒來暑往作為基本的自然韻律和生態節奏,觸動著人們心理情緒的感應變化。正如古代文學理論經典著作《文心雕龍·物色》云:“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詩人感發而形之歌詠,或描寫風景,或敘說習俗,或抒發感悟,形成獨特的四季意象,展現出豐富的情感意蘊和生態文化。

自然界四季輪換,不僅體現物候和氣候的多重變化,而且蘊藏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促使人們形成順應節律、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四季詩詞是中國古典詩詞的重要內容,映現出自然與人文的交融。在古典詩詞的意趣中,細細體悟詩人的心境、詩句的況味,領略詩意中的生態之美、文化之韻。以詩詞為引、以文化為基、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魂,細細品讀四季詩詞,深入挖掘中國古典詩詞中的生態意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春韻詩箋:自然與心境交相輝映

自然是生命的源泉,是萬物生長的根基。古人觀天象、察地理,順應四時變化,調整農事活動,以最樸素的方式詮釋著“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不少古典詩詞中,內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浸潤著“度”的智慧和順應自然、取用有節的發展觀。春天,萬物復蘇,人們振奮精神,順天時,量地利,開啟農耕的同時,注重維護生態平衡。以詩為舟,載著對自然的敬畏與理解,穿越千年時光,傳遞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對自然的吟詠和贊美,是中國古典詩詞的重要主題。“春雨貴如油”,滋潤著大地萬物,成為詩詞中常見意象,傳遞出多彩的生態之美。例如,“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蘇軾《江城子》);“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春游湖》);“微有些寒春雨好,更無尋處野花香”(辛棄疾《浣溪沙》);“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杜甫《春夜喜雨》更是描寫春雨的典型詩篇:“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首聯總寫春雨,頷聯描寫春雨發生,頸聯描寫雨中夜景,尾聯描寫雨后曉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惟妙惟肖地描繪出春雨之“細”與夜雨之“潛”,因為春雨能夠催動萬物萌生,故言“好雨”。

春風、春花、春草等,展現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讓人們領略到生態之美、感受到精神愉悅。例如,賀知章《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詩人將春風巧妙地比喻為剪刀,擬人化地用“裁出”的動作體現春天的到來,把春風形象化地表現出來。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無形的春風染綠大地,使得江南春色生機盎然。杜甫《江畔獨步尋花》“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詩人欣賞自由開放的桃花,無論是深紅還是淺紅,都愛不釋手。賈至的《春思》有“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之語,桃花之繽紛、李花之飄香,襯之以青綠的草色和淡黃的柳色,姹紫嫣紅的春天映入眼簾。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草色似乎是春天的使者,春草在料峭的春寒中隱隱發芽,遙看似有,近觀若無。

人與自然,在春天這個美好的季節里,達到高度的和諧統一。自然以其獨特的魅力,激發著詩人的創作靈感,詩人以敏銳的感知和深邃的思考,賦予自然以情感與靈魂,讓自然在詩詞中煥發出永恒的魅力。時至今日,在春韻詩箋中,我們仍可以聆聽自然與心靈的交響,感受跨越時空的寧靜與美好。

竹影荷香:人與自然的詩意和弦

荷香竹韻中流淌的清泉,潤澤著底蘊深厚的華夏文明。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夏日不僅是炎熱的象征,而且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詩意寫照。荷與竹,作為夏季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承載著古人對生態的細膩觀察與生命智慧的深刻體悟。詩人以清涼之筆,勾勒出一幅幅“天人合一”的畫卷,奏響人與自然相融相生的和弦。

夏日納涼,是詩詞中吟詠不輟的經典場景。詩人以草木為席、清風為伴,在竹影荷香間參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水退池上熱,風生松下涼”(李白《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喜遇薛員外乂》),“喬木萬余株,清流貫其中”(王維《納涼》),“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秦觀《納涼》),“河漢微茫月漸低,風聲正在草堂西”(陸游《夏夜納涼》),“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楊萬里《夏夜追涼》)等,這些詩句抒寫出的清涼感受,既來自于環境的清幽,又來自于內心的寧靜。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更是夏日納涼的代表作品:“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描寫夏夜納涼的閑適生活與恬靜意趣。日光西落,池月東升,作者在南亭散發抽簪,乘此涼夜,臥于高敞,甚為閑適。此時風送荷香,竹滴露響,恬靜納涼之時油然而生懷念故人之情,惜不能與故人共賞美景,因茲生感,徒勞中夜之夢想。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詩詞中對夏日自然的描寫,以荷與竹較為常見。例如,王昌齡《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描寫荷花的著名詩人當屬楊萬里,其《小池》詩云:“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另有《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將荷花作為西湖風景的特寫,表現西湖景色無限和別樣風光。這首詩是表現荷葉意象最為生動的詩篇之一。

在古典詩詞中,萬物往往被賦予人的性情、意志和情感。竹子在詩人筆下有多種寓意,如寓意君子、寓意高潔、寓意謙遜。竹四季都有,夏日之竹常與納涼相關。例如,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雨洗竹林,凈潔無塵,輕風吹拂,細細飄香,竹色與書帙相映,竹陰與酒樽同涼。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詩人“獨坐”竹林,彈琴長嘯。如此高雅,似俗人不知而明月偏來相照,是明月似解人意,雅而不俗。詩人、幽篁、明月,構成靜境,相映成趣;獨坐、彈琴、長嘯,呈現動態,渾然天成。這首詩還暗用《南史·隱逸傳》的典故:孫緬為尋陽太守,曾于渚際見一漁父,神韻瀟灑,垂綸長嘯。緬甚異之,欲招以共仕,漁父悠然鼓棹而去。人不知彈琴長嘯之意,知音者,唯竹林間的明月。詩人幽靜恬淡的胸懷,于字里行間出之,確為融情入景之作。鄭谷《竹》詩:“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雨過天晴,前峰疏凈,春芽迸發,夏蔭濃郁,數枝青竹成為夏日清涼之地。

古人以荷喻心、以竹比德、以農事載道,在詩詞中構建起一個萬物有靈、天人共美的精神家園。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與自然的關系始終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大主題,是我們心靈的歸宿與力量的源泉。當我們再次吟誦這些夏日詩詞,不僅是在欣賞文字之美、詩詞之韻,而且是在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在荷香竹韻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代代吟詠相傳。

秋光詩章:人與自然相依的田園牧歌

秋,是農耕文明中至關重要的節點,不僅是谷穗低垂的豐收圖景,而且蘊含著對天地時序的敬畏。秋思,是文人墨客筆尖的惆悵,也是農耕民族與自然對話的密碼,人們懂得在收獲后讓土地休養生息,在寒露前為果樹修枝培土。秋思如縷,不僅纏繞于詩人的筆端,而且深深植根于人與自然微妙而恒久的對話之中。

自然界季節景物的變化,往往引發人們的情感波動。秋,是收獲的季節,也是沉思的時刻。生命之樹在經歷春的生機、夏的繁盛之后,終將迎來秋的成熟與沉淀。正如杜甫在《登高》中雖感“無邊落木蕭蕭下”,卻也在“不盡長江滾滾來”中,看到生命的不息與自然的永恒。

秋,讓我們學會敬畏自然,理解生命的循環與更迭,從而在紛擾塵世中尋得一份內心的寧靜與平和。劉禹錫《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贊頌秋天的大好風光,展現出宏闊的豪邁之情。王維《山居秋暝》是描寫秋景的典型詩篇:“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題目是山居,詩中又寫到漁舟,是山與水的結合,呈現出一幅清新絢麗的山中秋景圖。全詩起承轉合,層次分明。首聯,空山而值新雨,天氣又當晚涼,故而秋意已至,開啟下聯。頷聯明月承秋晚,泉流承雨后,松石承空山。松間宜月,石上宜泉。頸聯進一步寫秋暝,居處有竹,聽到喧聲,知浣女歸來;山居有水,見到蓮動,知漁舟已下。其情其景,自是樂土,雖春芳已歇,略有遺憾,但清絕秋境,仍可留戀。

自然之詩,是詩人對自然深刻理解后的情感升華,也是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相互映照的最好詮釋。描寫秋景的著名詩篇還有很多,如田野的秋色,王績《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樓上登眺,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湖上秋光,劉禹錫《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山行所見,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邊塞秋意,范仲淹《漁家傲·秋思》:“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這些詩詞從不同側面將秋天景觀呈現出來,展開了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

菊表現高潔,菊連著隱逸。秋菊描寫,以陶淵明最具代表性,《九日閑居并序》《和郭主簿》《飲酒》詩中,都有對秋菊的描寫。《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采菊東籬下”及后三句,詩人在東籬下采菊,抬頭望見了南山。此時夕陽西下,山間生起夕嵐,格外美好,飛鳥也紛紛結伴歸巢。所為是閑適之事,所見是靜穆之景,歸隱田園,復返自然天真之性,才會有這般悠遠寧靜的心境,才能真正欣賞體悟變動不居的萬物。暮色升起,詩人采菊東籬,遙望青山,在飛鳥結伴歸還的風景中體悟到人生的真意,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

詩詞當中秋景的描寫莫過于秋月,名篇佳句不勝枚舉。例如,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全詩通過月亮這一核心意象,構建了一個山、水、月、人相互映照的生態共同體,既呈現出盛唐山水審美的時空意識,又浸潤著“萬物一體”的生態意識。描寫中秋月的詩詞,成為詠月作品的“半壁江山”。或望月懷遠,如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作者離鄉日久,時值中秋,望月而思念親人,情懷不能自已。或客居思家,如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中秋之夜,望月而生相思,又將這一思念拓開,表現出中秋之夜游子思鄉的普遍情懷。或美好祝愿,蘇軾《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對著一輪明月,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也發出共享美好月色的深情祝福。

冬日詩語:人與自然對話的生命哲思

冬季是萬物蟄伏、蓄勢待發的時節,不少古詩倡導“冬藏”之道,以順應天時。這種“藏”的智慧,不僅是對自然規律的尊重,而且是對生命節奏的把握。詩詞中的冬日意象,既能勾勒出自然的神韻,又能深刻揭示人與自然的內在關系。在白雪與梅花的映照下,人類的精神世界與自然界的生命律動悄然共振。天地萬物雖不能言,人心卻能感應,寂靜冬日里的白雪、梅花喚起人們對崇高品格的思索。

冬季的詩詞表現,莫過于白雪意象。《詩經》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是現存文獻中較早表現冬雪的詩句之一。雪在詩人的筆下,妙趣橫生,出神入化。例如,白居易詩中,出現“雪”字達到一百四十余次,代表作有《問劉十九》《夜雪》《雪夜小飲贈夢得》等。古典詩詞中的白雪意象,主要體現閑適超脫、清麗純潔、孤高堅韌和雄奇壯美四個層面的意蘊。

閑適超脫,是白雪意象的特征之一。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溫暖的氛圍,新釀的美酒,通紅的火爐,增加了冬天獨有的情韻。在嚴寒欲雪的冬天邀請老友飲酒敘舊,字里行間流露出深厚的情誼。隨筆抒寫,語淺情深,生活的真情實感,讀之使人油然而生暖意。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描寫行途旅人冒雪投宿的情景,“日暮”“天寒”是時間,“蒼山”“白屋”是地點,“遠”“貧”是客居的體驗。因為聽到柴門犬吠,知道主人深夜歸來。“風雪夜歸人”展現冬日山家風雪人歸的圖景,雖艱辛困頓,卻也閑逸溫馨。

清麗純潔,是白雪意象的特征之二。曾幾《十二月六日大雪》:“薄晚蓬山下直余,笑看六出點衣裾。絮飛簾外無縈絆,花落階前不掃除。松鬣垂身全類我,竹頭搶地最憐渠。短檠便可捐墻角,剩有窗光映讀書。”這首詩描寫官署歸家時觀賞雪花的場景,首聯描寫傍晚時分結束公務,悠然自得,笑看飄落的雪花沾落衣襟。頷聯描寫雪花如同柳絮,自在飄落,輕盈紛飛。頸聯描寫雪落松上,松針垂落,雪壓竹枝,竹頭搶地,其形態最堪賞愛。尾聯描寫雪夜讀書不需燈火照明,窗外透入的雪光已經非常明亮。美麗的自然雪景和閑適的詩人心境融合無間。

孤高堅韌,是白雪意象的特征之三。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是柳宗元被貶永州的作品。首句以千山之鳥絕跡,以襯雪之寒;次句以萬徑人蹤盡滅,以襯雪之大;三句突出老漁翁的形象,置孤舟于千山萬徑之間,以一老翁披蓑戴笠,兀坐于鳥不飛、人不行之際,真與天地為一;四句突出釣雪,亦以自寓,蓋世態寒涼,宦情孤冷,如釣寒江之魚,終無所得。但詩人孤傲的性格,表現得力透紙背。

雄奇壯美,是白雪意象的特征之四。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此詩描寫雪天送別,因早雪而奇寒,戈壁上冰雪封凍,景象壯闊,武判官就在雪中離別遠去。“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梨花喻冬雪,意境廣闊綺麗,造語奇警新穎,最為后人傳誦。全詩通過對開闊壯麗的雪景描寫,表現守邊遠戍者博大的胸懷與雄偉的氣魄。

詩詞中的梅花,也是表現冬季意象的代表性景物。梅花在寒冬中盛開,其凌霜斗雪的特質,被賦予堅貞不屈的寓意;其獨守寒冬的姿態,被賦予高潔孤傲的品格;其清雅高潔的形象,被賦予君子節操的象征。

傲雪姿態,是梅花意象的特征之一。梅花在冰雪嚴寒中綻放,體現出堅韌不屈的精神品格。齊己《早梅》:“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萬木”與“一枝”,突出在萬木催折的環境中,只有梅花一枝獨放。“幽香”與“素艷”,表現梅花特有的風韻和形態,前者重在內蘊,后者重在外貌。詩人清高孤傲、堅貞不屈的節操也蘊藏于字里行間。盧鉞《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由冬及春,梅與雪都競相開放,二者高下難以評判。梅花的晶瑩潔白要遜于雪花三分,但雪花要輸于梅花的一股清香。較盧鉞之詩,王安石《梅花》更深一層:“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墻角的幾枝梅花,傲雪凌寒獨自開放,潔白晶瑩,似雪而非雪,暗香襲人。全詩寫出雪之色和梅之香,雪有色無香,梅有色有香,故而傲雪而勝雪。

隱逸風格,是梅花意象的特征之二。梅與松、竹并稱歲寒三友,梅與隱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以林逋的《山園小梅》最具代表性:“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林逋愛梅,他眼中的梅花風姿獨特,筆下的梅花引人入勝。首聯突出梅花是寒冬中最耀眼的存在。“獨”“盡”二字,凸顯眾芳凋零飄落、梅花獨妍的風姿,占據整個小園的風光情韻。頷聯化用唐代詩人江為的詩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見《全唐詩補編》),只改了“竹”“桂”二字,便點鐵成金。詩人寫出梅花神清骨秀、幽獨超逸的獨特氣質風姿,透露出愿與梅花化而為一的精神追求。

君子節操,是梅花意象的特征之三。詩人筆下的梅花,具有堅貞不屈的精神和清雅高尚的情操,蘊藏著對君子節操和完美人格的追求。崔道融《梅花》的前四句:“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數萼”與“孤標”,突出堅貞獨立,淡淡的幽香蘊涵著沁人的氣韻,極致的清雅不知道冬天的嚴寒。陸游《卜算子·詠梅》隱喻君子品格:“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上闋描寫梅花清幽絕俗,迥出百花之上,但開于荒寒的驛橋之邊,凄清冷落,還受風雨欺凌。下闋描寫梅花無意占領春光,任憑群芳嫉妒,縱使枯萎凋謝,碾作塵埃,但其清芬永遠留在世上。君子節操與梅花意象的交融,不僅是對個人品德的頌揚,而且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洞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中國古典詩詞是中華文明所孕育的生態文化的重要載體。一年四季,春秋代序,詩人以其生花妙筆,點染四時,并將其轉化為情感符號,營造出特定的意象,呈現春天的生機、夏天的活力、秋天的思索、冬天的情韻。這些四季意象,呈現出豐富的生態景觀,蘊含著深刻的生態意蘊,訴說著人文與生態的和諧共生,人類與世間萬物共享每一季的律動,共度每一歲的欣榮。

【參考文獻】

①[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

②[清]汪灝等:《廣群芳譜》,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

責編/周小梨 美編/陳媛媛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謝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成人αv在线视频高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自拍视频网| 小明发布永久在线成人免费|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草莓视频成人app下载|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怡红院成人在线| 成人嗯啊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草成人影院|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久久成人免费大片|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成人精品视频99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按摩| 四虎www成人影院|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