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濤 洛陽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 工會主席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把“堅持獨立自主”概括為黨的百年奮斗“十個堅持”歷史經驗之一,揭示了中華民族掌握自己命運的奧秘所在。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5000年來一直傳承的精神之魂,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始終堅持的重要原則。展望未來,我們必須堅持獨立自主,把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命運始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精神之魂,是我們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萬樹叢中呈淡妝,百花頭上吐寒芳。”華夏文明之所以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不曾中斷的世界文明,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千年風雨依然矗立世界之林,主要原因在于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延綿不斷的精神之魂。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浸潤下成長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把獨立自主精神視為立黨原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并把其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原則。堅持獨立自主,就是黨從中國實際出發,走自己的路,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堅持獨立自主,可以確保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至遠,發揚光大,可以確保中國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不依附于任何強權勢力交自己的朋友,不依靠任何國家謀自己的發展。
走自己的路,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選擇什么樣的道路挽救處在水深火熱中的國家和人民,沒有現成的模板和母版,只有堅持獨立自主、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才能贏取革命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后,在一個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建設什么樣社會制度以及怎樣建設,也沒有固定的樣板,只有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發憤圖強,才能贏取繼續革命和建設的勝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面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也沒有可供我們學習借鑒的經驗,只有堅持獨立自主、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才能贏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國內和國際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更沒有參考的先例,只有堅持獨立自主、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贏得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勝利,為贏取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勝利打好基礎。眾所周知,我們的“兩彈一星”、“大飛機”、“天宮”、“蛟龍”、“墨子”、“天眼”、“和諧號”等大國重器的研制和成果依靠的正是黨一貫堅持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
堅持獨立自主和借鑒國外有益經驗統一起來。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的發展早已融入世界。堅持獨立自主,我們才能把握國內發展建設的領導權。堅持獨立自主必須和借鑒國外有益經驗統一起來。必須把堅持獨立自主和吸收國外有益經驗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中、統一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當中。所以,堅持獨立自主和借鑒外國經驗不僅不矛盾,也完全符合唯物主義辯證法的觀點。借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和國外優秀發展經驗,目的都是助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助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當下,我們正面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只有“堅持獨立自主”,才能破解關鍵技術領域中的“卡脖子”問題。我們必須牢記:中國的事情由中國人民自己做主、由中國人民自己來辦。我們還要牢記:中國開放的大門不但不會關閉,而且只會越開越大,我們愿意借鑒一切人類優秀文明,致力于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