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影響深遠,在于其以深刻的學理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真理性、以完備的體系論證其理論的科學性。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著力深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著力增強學習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更加深入人心”。這一論述意義重大,內涵豐富。深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既是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的重要途徑,要求把黨的理論創新提升到新的高度,把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闡釋提升到新水平新境界;也是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保持基本理論、基本原理的確定性和穩定性,進而鞏固中國理論的主體性的需要。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出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治國理政新的實踐中,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一步回答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读暯秸勚螄碚返谖寰砣嫦到y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新成果。我們要結合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從學理和體系上,為黨的創新理論所具有的真理性、人民性、實踐性、引領性作出深入而完整的詮釋和論證,將其科學形態呈現出來,從而進一步提升理論的說服力和影響力,增強思想認同,堅定理論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形成了一系列理論創新成果,從不同維度拓展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之后,我國理論界在進行理論宣傳、文本解讀、學理闡釋的基礎上,根據黨的二十大報告概括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與世界觀和方法論,進一步深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取得重要成效。但也存在學理深度不夠、學科支撐薄弱、邏輯框架不嚴密、基本原理提升概括不到位等問題。原因之一,就是對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的豐富內涵沒有真正搞清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體系化學理化”并不是直白地呈現在人們面前的。進一步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有一個前提,就是要把何謂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完整而精確地弄明白。
學理化闡釋厚植學術根基
學理化是體系化的基礎和前提,離開學理化,難以真正做到體系化。學理化,是由相對感性的具體領域進入相對理性的理論領域,其內核是厚植學術根基、注重理論提升。可從以下方面深入理解學理化闡釋的豐富內涵。
把歷史經驗升華為歷史規律。這是學理化研究闡釋的基礎。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是艱辛探索的智慧結晶。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總結歷史經驗,進一步從學理上揭示歷史規律,得出規律性認識。2022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五個必由之路”重大論斷,這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律性認識,深刻揭示了新時代我國發展進步的成功之道與寶貴經驗,蘊含著深徹的學理性。
把創造性實踐轉化為理論成果。這是學理化研究闡釋的關鍵。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偉大的創造性實踐。在實踐創新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智慧,應當運用學理方法提煉形成理論創新成果,從理論高度對創造性實踐作出總結與概括、進行學理化提升與理論論證。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從學理上初步提煉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
在解決時代課題中推進理論創新。這是學理化研究闡釋的重要路徑。馬克思指出:“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問題,時代的主要問題是社會主要矛盾的集中體現,往往以時代課題的形式表現出來。學理化研究闡釋,就要準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在解決時代課題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推動社會發展進步。
從原創性貢獻中提煉出基本原理。這是學理化研究闡釋的最高境界。馬克思、恩格斯實現的哲學變革,往往是以提出新的基本原理或原理性成果呈現出來的,如《反杜林論》《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便是如此。原創性貢獻深層必然蘊含基本原理。比如,在習近平文化思想中,“新的文化生命體”“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等都具有原創性貢獻,從中可提煉概括出基本原理。
把政治話語轉化為學術話語。這是學理化研究闡釋的話語呈現。我們黨提出的創新理論,有些起初可能是以政治話語、文件語言呈現的,進行學理化研究闡釋,要善于把政治話語、文件語言轉化為學術話語、大眾話語。例如,魂脈和根脈、破解“古今中西之爭”等,深入揭示了“第二個結合”的豐富內涵及其精神實質,是把政治話語轉化為學術話語的鮮明體現。
體系化研究構建邏輯框架
體系化是對理論要素進行系統性、邏輯性建構,其核心是構建邏輯框架。體系化研究闡釋具有豐富內涵。
由邏輯起點到目標指向的確定。構建完整的科學體系,首先要精準確定其邏輯起點,即從何入手進行研究闡釋與體系構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唯物史觀把“現實的個人”作為邏輯起點,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一般規律和歷史趨勢,把“商品”作為邏輯起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踐中形成的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成邏輯起點。不僅如此,整體把握這一思想的科學體系,還要深入理解其目標指向,這就是堅持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堅持人民至上、為人民謀幸福。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由標識性范疇到體系主干的確立??茖W體系具有嚴密邏輯框架,在確定邏輯起點和目標指向之后,要進一步全面而精準地確立標識性范疇,這是科學體系的支點和細胞,就像高樓大廈中的各個磚塊。任何一個科學體系都有其標識性范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人民至上、中國式現代化、新發展理念、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家治理現代化等,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具有本質性、獨特性和統領性的主要標識性范疇。在標識性范疇的基礎上,還需進一步從中提煉概括體系主干,即科學體系的“四梁八柱”,否則就難以支撐起“高樓大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宏闊的歷史視角,從五個方面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這是對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百年奮斗”作出的全面深刻的總結,并提升到“歷史意義”的高度,具有總體性、完整性、精準性、深刻性。從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來講,其精髓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
由邏輯框架構建到思想精髓的提煉。構建完整的科學體系,在確定其主干之后,邏輯上需進一步揭示體系主干中理論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形成一個邏輯嚴密的完備體系。這是科學體系的核心,沒有邏輯框架的體系是零散、雜亂無章的。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構成的邏輯嚴密的有機整體。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由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兩大部分構成,歷史唯物主義是由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等主干構成的邏輯嚴密的科學體系。在確立完備的邏輯框架之后,還需進一步從中提煉概括出思想精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科學系統的理論體系,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這“六個必須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也是其思想精髓的重要體現。
由基本原理概括到哲學根基的深化。構建完整的科學體系,還應從標識性范疇、體系主干、邏輯框架、思想精髓中提煉概括出基本原理,這是最關鍵的環節之一。同時,科學體系需有哲學根基,否則再好的體系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學基礎上的,要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作為黨的創新理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立足中國,也胸懷天下、放眼世界,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豐富拓展并不斷體系化學理化的過程。深化學理化研究闡釋,需從具體到抽象,注重在從具體領域向理論領域、從政策解讀向理論建構提升上精準發力;深化體系化研究闡釋,需注重完整邏輯框架構建,將科學體系中蘊含的邏輯起點、目標指向、標識性范疇、體系主干、邏輯框架、思想精髓、基本原理、哲學根基等鮮明呈現出來,在有效解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中更好推進黨的理論創新。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