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群眾利益無小事,治理越精細,服務越優質,群眾越滿意。近年來,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通過構建“一站式”解紛平臺、創新社區“網格議事”機制、推動特色產業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等舉措,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以精細化服務造福群眾提供了新的破題思路。
懷安縣綜合治理中心引導受理大廳
“一站式”解糾紛:從“多次跑腿”到“一站通辦”
為方便群眾解決矛盾、化解糾紛,懷安縣在城區中心通過改造舊辦公樓建設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綜治中心科學劃分為引導受理區、多元化解區和指揮調度區與信訪綜治辦公區,集矛盾調處、信訪化解、勞動爭議仲裁、法律援助等功能于一體,真正實現了‘一站通辦’的效果。”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宗躍宏介紹說。
打破部門壁壘,打造治理“綜合體”。懷安縣綜治中心整合了公安、檢察、法院、司法、信訪、人社等多部門力量,形成“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平臺。群眾無論是遇到法律問題還是矛盾糾紛,均可在綜治中心得到快速響應。同時,成立經開區綜治中心,為園區企業提供一站式聯動服務,打造了法治助企“新模式”。縣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任登峰介紹:“過去群眾遇見煩心事不知道去哪里解決,可能要跑多個部門,現在只需到綜治中心,就能享受全流程服務。”
智慧賦能,提升治理效能。在三樓的指揮調度區,一塊大屏實時顯示全縣綜治數據,通過智慧平臺實現矛盾預警、數據分析、精準調度。智慧大腦——“智慧綜治平臺”匯聚了全縣各個鄉鎮的網格數據、熱線數據、信訪數據等各類社會治理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矛盾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傳承“楓橋經驗”,筑牢穩定防線。“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懷安縣綜治中心學習借鑒“楓橋經驗”,推動調解力量下沉,真正實現了將矛盾化解在基層、讓平安扎根在基層。
懷安縣柴溝堡鎮長勝北街社區服務中心
網格議事:打通服務居民“最后一公里”
在柴溝堡鎮長勝北街社區,“網格議事”已成為居民生活中的高頻詞。該社區深化“網格+議事”工作機制,打造出特色化網格治理品牌,讓居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形成“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的良好氛圍。
“格格熱線”,居民的“連心橋”。社區開通了“格格熱線”,居民只需一個電話,網格員就會上門服務。無論是水管漏水、鄰里糾紛,還是政策咨詢,都能得到快速響應。社區黨總支書記孫晉國介紹:“過去居民反映問題要跑居委會,現在一個電話,網格員直接到家里解決。”2025年初以來,“格格熱線”累計受理群眾訴求78件,群眾滿意度100%。
“一張網”管理,提升精細化水平。長勝北街社區將轄區劃分為7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實行巡查走訪制、人口分類管理制、定期會商制。網格員每天巡查,記錄民情日志,確保問題早發現、早處理。此外,社區還建立分類管理機制,對獨居老人、困難家庭等特殊群體重點關愛,真正實現“未訴先辦”。
“一起來辦”,激發居民自治活力。社區定期召開“網格議事會”,邀請居民代表、物業、駐區單位等共同商議社區事務。這種“共商共治”模式,不僅提高了治理效率,也增強了居民的歸屬感。
做強“羊”經濟:特色產業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懷安城鎮黨委書記張兆印介紹說:“作為農牧業大鎮,我們以鄉村全面振興為契機,立足本地特色,大力發展‘羊’產業,同時推動農文旅融合,探索出屬于自己的一條‘產業興鎮、治理惠民’的新路子。”
基礎設施升級,提升城鎮品質。懷安城鎮實施道路改造、雨污水管網建設等工程,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張兆印說:“過去鎮里道路坑洼,現在硬化路通到了家家戶戶,群眾出行更方便了。”
打造京西農文旅融合品牌。為做大做強“羊”產業,懷安城鎮引進占地約182畝、投資1億元、可年出欄20萬只的牧多利養殖項目,未來將建成張家口市最具規模的肉羊養殖示范區;推出“羊鳴天下”品牌,發展羊肉加工、餐飲、旅游等產業鏈,通過“懷安羊肉”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黨建引領,推動鄉村善治。懷安城鎮堅持“黨建+產業+治理”模式,通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帶動農戶增收,同時加強村民自治,建立“村規民約”,倡導鄉風文明。如今,村民不僅腰包鼓了,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質量的“最后一公里。“懷安縣堅持‘治理重心下移、服務資源下沉、矛盾化解在前’理念,通過構建縣綜治中心‘一站式’解紛平臺、創新社區‘網格議事’機制等舉措,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層治理現代化探索之路。”縣委書記劉源說。
從“一站式”綜治中心到“網格議事”社區,從傳承“楓橋經驗”到產業興鎮,懷安縣的基層治理實踐體現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機制、智慧賦能,推動治理重心下移、服務前移,真正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編輯:王卓怡 王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