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每日推薦
首頁 > 中國品牌 > 品牌案例 > 正文

中車長客的“創新答卷”

長春西郊,坐落著一家現代化工廠。車間里,一列列動車組整裝待發。疾馳在祖國各地的高鐵列車,約40%產自這里——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時速400公里可變軌距動車組、服務北京冬奧的智能動車組……近年來,一大批高鐵列車創新成果在中車長客誕生。

中車長客的發展歷程是中國高鐵自主創新、不斷突破的縮影,其成果標注出中國高鐵人永不服輸、接續奮斗的拼搏精神。記者近日走進中車長客,一窺中國制造轉型升級之道。

挺進自主研發“無人區”

難題攻克后,胡俊祥馬不停蹄,將操作步驟和技法快速固定下來,制定出一整套焊接步驟,迅速展開培訓,一大批技術工人很快掌握訣竅,極大提升了列車裝配效率。

在中車長客,像胡俊祥這樣的能工巧匠還有很多。“焊接大師”李萬君鉆研出高鐵轉向架關鍵部位的焊接操作步驟,被推廣至全行業;“編程能人”謝元立和團隊攻克了高速動車組自動化焊接領域多項難題,致使自動焊加工比例提高到70%以上;“鉚工高手”李學忠發明的裝置,讓大型鋁合金車體構件組裝這一需要多人緊密協作的復雜工序,精簡到只需1人操作兩分鐘即可完成……

做實做優做強,關鍵在于基層創新。中車長客引導技術工人“傳幫帶”,以高技能領軍人才為核心,組建10余個操作師工作站,累計完成立項攻關、解決技術難題1300余項,培訓人員數萬人次。優秀技能一傳十、十傳百,一大批技術工人成長起來,制造業根基不斷被夯實。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不到40歲的中車長客工程師張國芹,是“復興號”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的電氣設計主管。她告訴記者,能參與京張高鐵列車的設計建造,心里特別自豪。

北京冬奧會期間,奧運版京張“復興號”圓滿完成聯通三大賽區任務。憑借5G直播、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等技術,獲得各國運動員點贊。

張國芹說,“年輕”是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項目設計團隊的一大特點,35歲以下青年設計師有136人,占比超過90%。

她回憶,最緊張的時候,整個團隊封閉辦公3個多月,吃住都在辦公室。單是車頭電氣系統就做了42套方案,設計各類系統1800多份技術規范,繪制5000多張結構圖紙,每一步都反復比對、優化。

京張高鐵線路上的八達嶺長城站,位于地下100多米。當列車以300多公里時速快速通過時,巨大的壓力差會讓人極不舒服。研發團隊采集了數千個壓強數據,精密計算、不斷試驗,最終攻克了車廂內外壓差平衡這個關系乘坐舒適性的關鍵難題。

靠著這支年輕團隊,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實現了智能行車、智能服務等多個“國內首次”。如今,張國芹明顯感覺到工作任務的創新性越來越強,挑戰也越來越大。

事實上,無論在車間一線,還是研發實驗室,“80后”“90后”都已成長為創新主力軍。中車長客設有首席技術專家、資深技術專家等人才發展通道,建有創新獎勵制度,給青年群體以激勵和空間,鼓勵大家扎根成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因為新成果、新工藝被破格評聘高級職稱,開始挑起自主創新的“大梁”。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中車長客人肩負使命,繼續邁出銳意進取的鏗鏘步伐。

網絡控制技術掌管著列車一舉一動,承擔著各類車輛信息傳輸處理,是高鐵列車的關鍵核心技術。幾年前,這一技術還處在自主研發的“無人區”,國產高鐵只能用進口“大腦”,價格貴,成本高。有一次,中車長客技術團隊遇到系統報錯,恰逢國外圣誕假期,費盡周折聯系到外方技術人員,對方給出的問題解決時間表竟是“半年后”。

關鍵核心技術怎能受制于人?出生于1965年的工程師常振臣,帶領技術人員組成專項團隊,立志啃下這塊硬骨頭。

在“無人區”攻關談何容易!軟件系統看不見、摸不著,面對問題,常常無從下手。常振臣介紹,曾有一個溫度顯示故障讓大家十分苦惱,團隊歷時兩個多月,才從上萬行代碼中揪出問題。通宵熬夜、頻繁出差是工作常態,研發團隊成員跟隨高鐵列車分析驗證數據,運氣好時能“蹭”個座位,更多時候,過道和地板就是他們的休息場所。

功夫不負有心人。常振臣帶領團隊相繼攻克了網絡控制系統集成自主化、整車控制及診斷邏輯自主化等技術難題,加上多年技術積累,“中國標準動車組網絡控制系統研發項目”這一關鍵技術終于通過知識產權分析和評估,實現自主掌控。如今,“復興號”智能型動車組更是使用百兆以太網對車組進行控制和監視,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前列。

為高鐵列車裝上“中國大腦”的故事,是中車長客持續加大研發力度、掌控核心技術的例證。近年來,一批關鍵技術在這里誕生:“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整體設計以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等核心技術實現自主研發;時速400公里跨

國互聯互通動車組,可在不同氣候條件、不同軌距、不同供電制式標準的國際鐵路間運行;應用大數據、5G通訊、北斗衛星定位等前沿技術的新一代智能城際動車組運營……

不斷向技術制高點沖擊、不斷向技術“無人區”挺進,讓這家始建于1954年的老國企釋放出新活力。“堅持創新驅動,推動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創新,這是我們的使命。”中車長客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鋒說。

攻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來沒想到制造飛機的鋁合金材料會用在列車上” “從來沒想到高鐵會跑得這么快”……扎根于中車長客車間一線25年的胡俊祥,見證了企業高鐵自主創新的全過程。

“我的感受是,不斷自我超越的中國高鐵,對技能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胡俊祥說。

一列高速動車組,會用到80多種線型、近20000根導線,有約100000個接線點,它們是列車的“神經”,在高速運行時傳遞著各類操作信號。每一個接口、每一個焊點都必須接觸可靠,否則,1毫米的誤差,小則影響音響照明,大則導致車輛故障。

可少有人知道,接線這個看似簡單的小工序,曾是動車組裝配的一個大難題。研發初期,數據傳輸連接器中,芯體部位的7個金屬針分布在直徑僅5毫米的圓形范圍內,每一根“針”都要焊接到位,操作難度就像是用焊槍在針尖上繡花。操作空間小、焊接難度大、成品率低……難題面前,許多人搖頭:“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完不成”,生產裝配效率就上不去。怎么辦?重任落在胡俊祥肩上。他一個一個試,一根一根焊,憑借多年練就的“超密集環境電氣焊接”技術,最終部件合格率達到100%。工人們給這項電焊技法起了一個頗有武俠韻味的名字——微縮梅花烙。

[責任編輯:潘旺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成人| 国产成人小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a级成人毛片完整版| 成人免费的性色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成人毛片免费看| 成人免费淫片在线费观看| 红楼遗梦成人h文完整版|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站|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天天成人综合网|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色视频| 国内一级毛片成人七仙女| 国内自拍成人网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成人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香蕉成人网在线观看|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