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領導權的思想由來已久,在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發展史上,就有過不少關于文化領導權問題的討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黨的文化領導權這一概念,有著強烈的問題導向與現實關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運用好黨的文化領導權,必須正確處理政治與文化、堅持與改善、領導與創新的關系。
關鍵詞:文化領導權 文化建設 習近平文化思想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黨的文化領導權,是習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一個標識性概念。這一概念,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宣傳思想文化領域廣泛傳播的文化話語。理解把握黨的文化領導權,需要深刻把握這一概念的提出歷程、基本內涵和重大意義。
黨的文化領導權概念的提出歷程
黨的文化領導權概念的提出,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發展史上提出的“文化領導權”的思想,為黨的文化領導權概念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資源;另一方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創新實踐,又為黨的文化領導權概念的提出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基礎。
文化領導權的思想由來已久,在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發展史上,列寧、葛蘭西等人就曾討論過文化領導權的問題。學界也對列寧、葛蘭西的文化領導權思想有過不少討論,甚至還強調過文化領導權思想對于我國文化建設的價值和意義。但是,這些討論大都局限在學理層面,并沒有進入中國共產黨的文化話語體系之中,更沒有用來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黨的文化領導權這一概念,有著強烈的問題導向與現實關懷,是對以往革命領導權、文化領導權思想的創造性運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1]之后,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與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進入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之中,成為使用廣泛的文化話語。2013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識形態工作,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2]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3]2017年10月24日,黨的十九大將“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之中。[4]2018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總結了十八大以來黨在宣傳思想工作中提出的九個方面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其中位列第一的是“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5]2021年11月11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把“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作為黨在新時代文化建設上提出的新思想寫入其中。[6]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7]
黨的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刻把握新時代文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提出黨的文化領導權和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問題。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談到堅持守正創新的問題時指出:“守正,守的是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8]這是黨的文化領導權這一概念首次出現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之中。2023年10月8日至9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9]這次會議將文化領導權的概念吸收進習近平文化思想之中,賦予文化領導權以新意義,明確提出黨的文化領導權的概念以及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問題。2024年12月,中央宣傳部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出版,進一步闡述了黨的文化領導權,以及如何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問題。至此,黨的文化領導權和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問題得以闡明。
黨的文化領導權這一概念的提出,有著深刻的理論與現實背景。
文化工作內容廣泛,其中包含意識形態工作。文化工作與意識形態工作,都是中國共產黨文化話語體系中的標識性概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僅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也高度重視文化工作。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等重大理論觀點。關于文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等重大理論觀點。意識形態工作與文化工作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呢?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報告是在文化工作部分論述意識形態工作的問題,實際上是將意識形態工作視為文化工作的一部分。同時,文化工作與意識形態工作有所不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10]正因為意識形態工作在文化工作中具有這樣的意義,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就必然要求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
我們黨對文化工作規律的深刻把握。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國務院及文化工作部門,發布一系列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意見、指示、政策。各級政府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方面,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離不開黨的堅強有力領導,離不開黨對文化工作規律的深刻把握。
黨的文化領導權概念易于為人們所理解和接受。普通大眾一般說不太清楚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工作包含哪些內容。相對而言,文化和文化工作可觸、可感,直觀性強,理解和認識起來相對要容易些。在國內外輿論場的斗爭中,還有一小部分人不斷攻擊黨的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工作,發表各種不利于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思想言論,企圖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否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此,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當然不會答應,明確主張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不斷增強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戰斗力。
黨的文化領導權概念的基本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將其概括為“六個強調”,分別是:強調堅持和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堅持黨管互聯網,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臺、辦新聞網站,讓黨的旗幟在宣傳思想戰線高高飄揚;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強調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全黨動手,樹立大宣傳的工作理念,堅持黨性原則,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動員各條戰線各個部門一起來做;強調各級黨委要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把宣傳思想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強對重大問題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戰略性任務的統籌指導;強調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要帶頭把方向、抓導向、管陣地、強隊伍,在重要問題、重大事件上要及時拿出態度、亮明立場;強調宣傳思想戰線的同志要當戰士、不當紳士,增強陣地意識,敢抓敢管,敢于亮劍。[11]
黨的文化領導權,是黨的全面領導應有之義。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12]當然,我國文化建設與文化發展也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根本保證。”[13]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是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根本保證。”[14]2024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們黨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引領文化發展進步,帶領人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這條道路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堅持黨的領導。”[15]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
黨的文化領導權,是歷史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16]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同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文化思潮、文化流派作斗爭,牢牢掌握革命文化的領導權,為革命勝利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動力。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文化向社會主義文化的轉變,建立起社會主義文化制度,保證文化建設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不斷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和思想輿論空間。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將黨的全面領導貫徹落實到宣傳思想文化的各個領域、各個部門、各個行業、各個層面,推動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實現歷史性變革,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保障。
黨的文化領導權,是建成文化強國的根本保障。新時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導下,我國在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主流思想輿論持續鞏固壯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廣泛弘揚,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滿足,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同時要看到,文化建設與文化發展面臨的風險和挑戰變得更加復雜。一方面,各種文化熱點頻出,但創新創造活力還不足,文化精品相對缺乏;另一方面,一些錯誤思潮仍會影響人們的思想和社會輿論環境。解決思想文化領域面臨的問題,必須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不斷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絕不能放任自流。
中國共產黨關于文化的思想、理論和觀點,代表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和訴求,體現出黨性與人民性的有機統一。黨的文化領導權已經在憲法及法律法規中得到確認,這是從法理上明確中國共產黨對于宣傳思想工作的全面領導。同時,憲法和法律法規中相關條文的規定,也是對中國共產黨如何領導和推進文化事業發展的具體做法和要求的細化。
黨的文化領導權,實質上就是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權。根據工作性質不同,黨的文化領導權又可分為以下權力形態。
文化工作黨內法規的制定權。黨的文化領導權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體現在文化工作黨內法規的制定權。用制度化、規范化和法治化的方式來加強對文化工作的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制定通過了《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等專門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黨內法規,這些都是在黨中央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制定通過的,并且成為各級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部門的制度遵循。
文化戰略規劃的決定權。中國共產黨對于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并不是事事干預,面面俱到,而是通過制定戰略規劃的方式來加以領導。通常情況下,國家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的五年規劃(計劃)或中長期規劃之時,都會要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部門制定各自的發展規劃和戰略,為文化發展提供重要的方向指引和任務部署。例如,制定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等。同時表現在通過厘清、協調利益關系,統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管理權。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中央及各級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中央及各級領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部門。同時,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設立了文化行政部門,負責具體管理文化工作。此外,宣傳思想文化領域成立了大量文化團體,負責組織和團結文化工作者投身文化建設的實踐。
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客觀上要求將黨的文化領導權全面貫徹落實到宣傳思想文化的各個領域、各個部門、各個行業、各個層面,構建形成自上而下的文化領導體制,始終保證國家文化發展與文化建設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黨和人民手中。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重要方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將黨的文化領導權具體化、實踐化和精細化,為高質量文化產品的創新創造把舵定航;另一方面,堅決反對忽視或放棄黨的文化領導權的思想和行為,絕不給錯誤的思想文化提供任何傳播的空間。
上述權力形態,是黨的文化領導權的具體化、實踐化和精細化;“六個強調”,是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著力點和基本要求。以上兩個方面,共同構成黨的文化領導權概念的基本內涵。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已經擁有了文化領導權,這是既成的事實,當務之急是將黨的文化領導權堅持好、鞏固好、運用好,確保黨的文化領導權不會有任何旁落的風險和可能,為創造新時代新文化保駕護航。
黨的文化領導權概念的重大意義
黨的文化領導權概念,已成為中國共產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政策性話語。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價值。
有助于豐富發展中國共產黨的文化話語體系。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階段,中國共產黨都會根據不同時期文化發展的形勢和任務提出大量具有時代特征的文化話語,如無產階級文化、中華民族新文化、新民主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精神文明建設、思想道德建設、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宣傳思想工作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任務和要求,提出一系列標識性概念,如文化自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等。這些重要概念,是對黨的文化建設思想的創新性發展,豐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的文化話語體系。
有助于更好地統籌推進新時代的文化強國建設。黨的文化領導權的概念,是我們黨綜合研判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文化建設的復雜形勢和建成文化強國的艱巨任務之后提出來的,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黨的文化領導權的概念,更加突出黨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的領導地位,有助于更好地統籌推進新時代的文化強國建設。
有助于更好理解和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內涵豐富、論述深刻、博大精深,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科學指引。作為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習近平文化思想必將隨著實踐深入不斷豐富發展。黨的文化領導權的概念,具有極強的理論色彩,是理解和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工具。
有助于解決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問題。當前,我國文化建設與文化發展仍然存在各種問題與不足,面臨著各種風險和挑戰。這些風險與挑戰、問題與困難,只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來加以解決。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堅決反對文化無政府主義、文化虛無主義、文化解構主義的思想傾向。
處理好幾個重要關系
隨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如何運用好黨的文化領導權的問題至為重要。黨的各級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部門,以及各級政府文化行政部門貫徹執行黨的文化領導權,必須正確處理三種關系。
政治與文化的關系。中國共產黨的文化觀念、思想、理論,是基于經濟、政治與文化關系的辯證理解和認識,強調文化反作用于經濟和政治,為經濟和政治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發展受到政治影響,這是正常的事情。文化發展也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這就要求必須遵循文化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在這個基礎上推動文化發展繁榮。
堅持與改善的關系。隨著社會的飛速變革與發展,貫徹執行黨的文化領導權要不斷提高領導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升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現代化的水平。完善文化建設領導管理體制機制,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黨管互聯網。貫徹執行黨的文化領導權,還要充分利用好現代技術手段和傳播方式,不斷創新領導方式方法。
領導與創新的關系。文化領域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與開展文化創新的關系是相互促進、協同發展。黨的文化領導權的貫徹執行,要有利于不斷解放文化生產力,大力激發廣大文化工作者創新創造活力,鼓勵優秀文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不斷推出更多高質量的文化產品。
【本文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學院教授】
注釋略
責編:鄭韶武/美編:石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