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幕。世運會不僅是運動員展示風采的競技舞臺,更是“拼搏奮斗”精神的集中展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年輕干部肩負著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在這個大有可為的時代,唯有以拼搏精神砥礪前行,才能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最好成績,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回溯中國體育發展史,拼搏精神始終是鐫刻在民族血脈中的基因密碼。從蘇炳添以“亞洲飛人”之姿挺進奧運百米決賽,到全紅嬋“水花消失術”的驚艷世界,一代代體育健兒用“更快、更高、更強”的拼搏精神,將無數“不可能”變為現實。這種永不言棄的拼搏之姿,正是撐起中華民族精神脊梁的重要支柱。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年輕干部更需喚醒血脈中的拼搏基因,以體育健兒為鏡,破除“舒適圈”的桎梏,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跑出青春風采。
拼搏的核心在于永不言棄、超越自我。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發展面臨新挑戰,無論是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產業升級,還是化解信訪矛盾、辦好民生實事,都需要年輕干部以拼搏精神破局開路。年輕干部必須始終保持“拼”的勁頭、“闖”的魄力,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奮發有為的工作作風,在矛盾風險面前挺起脊梁、迎難而上,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錘煉意志、增長才干。時刻秉持“工匠精神”,用“干就干最好、爭就爭一流”的態度對待每一項工作,在細節處見真章,在質量上求突破,用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提升工作質效。敢于直面問題挑戰,善于破解發展難題,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以啃硬骨頭的韌勁突破瓶頸,推動黨的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拼搏不是一己之力的蠻干,而是要集思廣益的巧干。正如賽場上的運動員,既需要個人技術的精湛發揮,也離不開團隊戰術的默契配合。新形勢下,年輕干部不僅要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也要培養分工合作的團隊意識,在處理復雜問題時善于凝聚集體智慧,在落實重點任務時注重溝通協調,持續迸發出“1+1>2”的協同效應。牢固樹立“一盤棋”的大局觀念,在改革攻堅中勇挑重擔、爭當“主力軍”,在配合補位時甘為綠葉、樂當“替補員”,將個人優勢轉化為團隊動能。(作者:李亞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