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提出:“有些事要打攻堅戰,有些事要久久為功”。發展偉業如萬里征程,既需集中力量攻克關山險隘,亦需綿綿用力、潤物無聲。攻堅克難,是面對急難險重任務的雷霆手段;久久為功,則是涵養深厚底蘊的恒久之策。二者辯證統一、相輔相成。唯有精準識別、科學施策,方能行穩致遠。
聚焦關鍵領域,打好“攻堅戰”。攻堅戰,貴在目標精準、火力集中,是破除瓶頸、打通堵點的必然選擇。面對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科研人員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集中攻關、奮力突破,取得了載人航天、國產大飛機等一系列技術突破;化解重大風險挑戰,須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迎難而上、果斷處置;完成急難險重的民生實事,黨員干部更需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精神,俯下身子、精準幫扶,最終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勝利。這些舉世成就無不印證,以攻堅之姿方能啃下“硬骨頭”,打開新局面。
著眼長遠基礎,下足“長久功”。久久為功,重在方向堅定、持續發力,是培育沃土、厚植根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考驗著黨員干部的工作耐心、戰略定力。生態文明建設,非朝夕可成,需一代代人接續奮斗,像保護眼睛般守護綠水青山;涵養優良作風,亦非一日之功,必須常抓不懈,方能正氣長存。在久久為功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幾代人的堅守讓塞罕壩從荒漠變林海,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落地生根讓黨風政風社風煥然一新。凡功在千秋之事,必以滴水穿石之功,綿綿用力,方能鑄就磐石之基。
精準識變施為,貴在統籌兼顧。對于不同的問題,據實審視,采取不同的解決辦法,不搞“一刀切”,考驗的是智慧與擔當。黨員干部須練就“火眼金睛”,準確判斷哪些是亟待突破的“堡壘”,哪些是需長期培育的“森林”。攻堅時,要雷厲風行、盡銳出戰,力求畢其功于一役;久久為功時,則需保持定力、穩扎穩打,不因一時未見成效而氣餒,不因路途漫長而改弦更張,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件接著一件辦。唯有將攻堅的銳氣與堅守的韌勁熔于一爐,善作善成,方能在時代大潮中破浪前行。(作者:牛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