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第九屆大會暨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2025年學術會議在歷史底蘊深厚的西北師范大學落幕。大會以“推進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新視野、新舉措、新發展”為主題,吸引國內外近2000名專家學者、精神科醫師、心理咨詢師及高校師生,共探行業前沿,共襄心理健康事業。
大會開幕式現場。
7月12日上午,大會開幕式在西北師范大學舉行,由西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院長丁小斌主持。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副主任黃長群、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蘇彥捷、西北師范大學副校長張明軍、甘肅省衛健委醫政處主任陳自全出席開幕式。
中國心理學會現任理事長蘇彥捷、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副主任黃長群分別致辭。
黃長群在發言中強調,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轉型期,群眾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且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加強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工作是保障人民幸福安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蘇彥捷則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出發,呼吁廣大從業者要緊跟國際學術前沿,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開展創新性研究,不斷提升我國臨床與咨詢心理學的整體水平。
會議設置主旨報告、專題研討、工作坊、圓桌論壇、論文宣讀、案例分享、成果展示七大板塊,搭建多層次交流平臺。在主旨報告環節,多位國際專家就人工智能心理評估、積極心理學干預等前沿議題作報告,現場反響熱烈。專題研討聚焦兒童青少年心理、老年心理干預及創傷后應激障礙治療,專家交鋒熱烈。工作坊突出實操,資深咨詢師現場演示心理治療技巧,參會者收獲頗豐。
大會緊扣國家戰略與群眾需求。與會專家不僅聚焦國際前沿理論、新技術及倫理規范,還深入探索構建符合國情的心理咨詢與治療體系、完善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加強心理健康人才隊伍建設等關鍵議題,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部署。當前,我國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還在不斷完善過程中,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服務資源分配不均、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而此次大會的舉辦,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方向,對推動我國心理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同時,參會人員廣泛且專業,來自臨床與咨詢心理學領域的多個職業群體,涵蓋研究者、醫護人員、咨詢師、社會工作者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等。多元背景打破職業壁壘,推動跨界交流。比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與臨床心理咨詢師就如何更好地銜接學生心理問題的早期干預與后續治療進行了深入交流,達成了多項合作共識。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賈曉明教授代表委員會做工作報告。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在大會上發布了一份詳實的工作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注冊系統已建立起一支總數超過7500人的心理咨詢與治療注冊人員隊伍,這支隊伍涵蓋了不同年齡段、不同專業背景的優秀人才,為我國心理健康服務提供了堅實的人力支撐。注冊登記了32家實習機構,這些機構分布在全國各地,為心理學專業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機會,有效提升了行業新人的專業勝任力。此外,還注冊了5所高校的臨床與咨詢心理系學碩士培養項目以及780余個繼續教育項目,為行業人才的培養和持續提升搭建了完善的體系。
在推動行業立法建設方面,注冊系統積極作為,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了關于加強心理咨詢行業監管、完善心理健康服務相關法律法規等議案,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同時,積極參與《精神衛生法》《北京市精神衛生條例》修訂調研等工作,為健全我國心理健康相關法律法規貢獻了專業力量。此外,注冊系統還建立了一系列標準規范細則,包括心理師的注冊標準、工作的倫理規范等,相關系列標準文件已在《心理學報》等雜志發布,為行業的規范化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自2012年設立督導項目以來,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全國共建有33個督導項目點。開展了廣泛專業督導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層心理咨詢師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規范了咨詢過程中的操作流程。同時,三階倫理培訓體系框架形成,該體系分為初階、中階、高階,分別針對不同從業年限和水平的人員開展培訓,特別是初階倫理已經采用線上考試方式,僅2025年上半年就有11570人次通過初階倫理考試,進一步強化了從業者的倫理意識和職業操守。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也在出版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書籍、教材,舉辦人本主義大會、循證心理治療、精準心理治療等多項學術活動方面取得了許多成果。
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更在推動行業發展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專家學者們在此分享經驗、深入交流,共同為推動我國心理健康事業發展貢獻力量,助力研究、政策、科技創新、實踐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新成果。相信在此次大會的推動下,我國心理健康行業將不斷涌現新的研究成果和實踐舉措,為推進健康中國和平安中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讓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惠及更多群眾,有力提升全民健康福祉。未來,隨著各項舉措的落地實施,我國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將更加完善,服務質量將不斷提升,為人民群眾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大會組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