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兒女長達十四年氣壯山河的抗戰史詩,用血肉之軀筑就了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屏障,譜寫了感天動地的愛國主義篇章。這段浸染著先烈熱血的歷史,如同永不熄滅的明燈,時刻照亮著后人前行的道路。作為民族復興征程上的先鋒力量,新時代青年干部應從這段崢嶸歲月中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偉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中砥礪前行,讓偉大抗戰精神永放光芒。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民族危亡之際,無數中華兒女挺身而出,以赤子之心詮釋家國大義。他們高擎救亡圖存的旗幟,用生命鑄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氣節。楊靖宇雪原孤戰五晝夜,以草根棉絮果腹;吉鴻昌就義前揮毫明志,留下“恨不抗日死”的絕唱;狼牙山五壯士彈盡跳崖……這些用鮮血書寫的英雄史詩,構筑起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如今硝煙散盡,但先烈們“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崇高信仰、“捐軀赴國難”的擔當精神,依然如璀璨星辰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青年干部要傳承這份精神,將愛國之情轉化為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書寫屬于我們這代人的輝煌篇章。
在這段血與火交織的歲月里,烏斯渾河畔八位巾幗的決然背影,趙一曼鐵骨錚錚的凜然氣節,王二小機智周旋的英勇身影……無數英雄兒女為國為民的凜然大義,為我們標注了人生的坐標。新時代新征程上,青年干部應強化擔當作為,主動到改革發展的主戰場、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經風雨、見世面,將個人奮斗融入時代洪流,讓青春在為民服務的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跑出“加速度”,真正成長為堪當大任的棟梁之材。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十四載浴血抗爭,十四年風雨征程,英雄碧血拋灑,慷慨壯歌回蕩。征途漫漫,號角催征。青年干部當銘記歷史、自強不息,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闖勁、“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拼勁,在時代浪潮中勇立潮頭。多一分“奮進”的擔當,多一些實干的硬招,堅決扛起中國式現代化的千鈞重任,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闖關奪隘,跨過激流險灘,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薪火相傳,使命在肩。偉大的抗戰精神,既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更是照亮未來的永恒火炬。銘記歷經苦難的昨天,扛起使命在肩的今天,追逐偉大夢想的明天,無論前路多少荊棘險阻,這股精神力量必將引領我們跨越萬水千山,續寫新的時代華章。(作者:李欣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