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今猶在,山河已無恙。”烽煙散盡,精神長存。抗戰的硝煙雖已消散于歷史長河,但先輩不屈的精神仍如明燈,照亮今日之路。接過時代的火炬,我們當以史為鑒、以志為帆,在追憶中汲取力量,在奮進中傳承薪火。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警示我們不忘來路;精神是最強的“動力源”,激勵我們勇赴前程。讓抗戰精神的“火炬”,點燃新時代的奮斗激情,指引我們走好新的長征路。
抗戰歷史的每一篇章,都鐫刻著信仰的烙印;每一場戰斗,都閃耀著忠誠的光芒。面對強敵,先烈們以磐石般的信念迎擊狂風巨浪,用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長城。楊靖宇將軍以枯草、樹皮、棉絮果腹;狼牙山巔5位八路軍戰士為掩護群眾和主力轉移縱身一躍;崔振芳孤身戰斗7天7夜……從華北平原到江南水鄉,無數將士心懷家國、血戰沙場,將生死置之度外,以青春和熱血詮釋了赤膽忠心和報國壯志。偉大抗戰精神,是熱血鑄就的豐碑,是忠誠寫就的史詩,它彰顯著不屈的斗志,更昭示著永不褪色的愛國赤誠。
熱愛因堅守而深沉,忠誠因踐行而閃光。傳承偉大抗戰精神,貴在銘記歷史啟示,接穩精神傳承的火炬。不忘民族危亡之痛,常懷“落后必敗”之憂,永葆“為國為民”之志,切實擔當起新時代的使命責任。新征程上,作為黨員干部,我們既要思想清醒、立場堅定,更要行動堅決、步伐鏗鏘。以赤子之心擁抱時代,胸懷“國之大者”,砥礪報國之志,讓愛國情懷轉化為奮進力量;以忘我精神投身偉業,將個人理想熔鑄于國家發展,毅然奔赴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以“舍我其誰”的擔當建功立業,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譜寫屬于這一代人的歷史華章。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面對強敵壓境,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創造性地開展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戰等戰斗,譜寫了眾志成城的壯麗史詩。團結精神歷久彌新,在新時代依然閃耀光芒。抗洪搶險中,軍民攜手迎戰驚濤駭浪,用血肉之軀守護家園安寧;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征程上,干群同心繪就發展藍圖,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攜手奮進。團結,始終是中華民族攻堅克難、開創偉業的力量源泉。新時代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換取民心,以“事事牽掛于心”的使命感回應群眾期盼,與百姓同頻共振,攜手奔向“日子越過越紅火”的美好明天。
穩舵揚帆破浪行,奮楫爭先立潮頭。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們要傳承和發揚偉大抗戰精神,在產業升級、社會治理、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不懈奮斗,讓前行步伐更堅實、事業畫卷更壯美、發展成果更豐碩,真正實現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夠以堅定的信心、堅實的底氣、堅強的意志,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篇章,為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作者:高龍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