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將黨風黨紀硬要求變為硬舉措、讓鐵規矩長出鐵牙齒”,向全黨釋放一嚴到底、寸步不讓的信號。廣大黨員干部當深刻認識到學習教育“不是要過關,而是要過硬”,必須端正態度、校正認識、糾正不足,以優良作風凝聚黨心民心,從嚴從實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學風連著黨風、決定政風、關乎作風。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倘若理論學習存在“過關”的消極應付心態,必將導致思想防線松動、紀律之弦松弛,為歪風邪氣回潮留下可乘之機。廣大黨員干部當深刻認識到作風建設不是階段性任務,而是終身課題,自覺抓好理論學習這個基礎,把個人自學、專題研討貫穿學習教育全過程,及時跟進學習新內容新重點,把握本質、觸類旁通,在思想上激濁揚清,讓紀律規矩內化為思維習慣。不把“學習痕跡”當作“學習成績”,緊密聯系思想實際和工作實況,準確把握作風建設地區性、行業性、階段性特點,帶著問題從風腐案件、典型案例中反躬自省,確保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問題查擺也貴在認真。倘若總是滿足于差不多、過得去就行,往往就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廣大黨員干部應將認真二字貫穿作風建設始終,不滿足于“過得去”的底線,堅持追求“過得硬”的高線。既要在問題查擺上講認真、動真格,把握好全面與重點,處理好“自己找”和“群眾提”的關系,聚焦企業和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舉一反三、深挖根源,做到查擺問題力度“不縮水”、質量“不打折”。更要以不折不扣的認真勁,把遵規守紀外化于行,從小事小節抓起,在毫末之微使勁,嚴守廉潔底線,不以“工作需要”為由突破標準,不以“人情往來”為名隨波逐流,讓身邊的“小圈子”“小意思”等灰色地帶無處遁形、無孔可入。
過不過硬,群眾心里有桿秤。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把群眾深惡痛絕的頑瘴痼疾、鬧心上火的急難愁盼等突出問題作為整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腳踏實地深入一線做好調查研究,摸清癥結、找準關鍵,確保整改目標與群眾所盼高度契合,立下解決歪風積弊軍令狀,以“清零見底”的結果取信于民。抓好整改整治“回頭看”,通過“社情民意聯系日”“換位跑一次”活動邀請群眾當考官、做評委,進一步擴大跟蹤問效“朋友圈”,真正讓群眾參與進來、說得上話,針對整改成效未達到群眾預期的及時“返工回爐”,努力把“群眾點題”化為“群眾點贊”。(作者:劉書暢、王嘉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