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產業是國民經濟基石。近年來,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工程有限公司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彰顯國企使命擔當,以黨建引領科技創新,統籌推進科研布局、科技任務和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把黨建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以科技創新驅動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夯實黨建基礎,健全體制機制
思想引領,強化科技“驅動力”。公司黨委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在學思踐悟中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組織公司各級黨支部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專題培訓等為載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學促干、以干踐行、以行增效,充分調動全體黨員干部學習實踐熱情,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深走實、入腦入心;將公司級及以上科技研發項目立項、科研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管理等工作納入“三重一大”決策事項清單,力求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
舉旗定向,把穩融合“方向盤”。公司黨委始終堅持抓黨建從生產經營出發、抓生產經營從黨建入手,形成黨建與生產經營高度統一、高度融合的“SAGE智慧黨建(融黨建3.0)”,將“黨建+科技創新”列為“SAGE智慧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勞模(工匠、巾幗)創新工作室作用,強化人才激勵、創優人才生態,組織開展“大國工匠宣講進項目”、勞模創新論壇、“三賽”技能比武、科技交流等活動,推動黨建工作與科技工作深度融合、協同發展。
發揮黨建優勢,突出引領發展
黨管人才,聚合科技“源動力”。堅持聚才興業,以健全科技管理制度,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激發科技人員創新熱情。搭建“科技之星”人才庫,厚植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沃土”、搭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階梯”,鼓勵青年科技人才在實踐中盡展其才、競相成才。創建平臺,孵化科技“新成果”。以機制創新帶動組織提效,先后成立陳浩鋼結構焊接技術創新工作室、韓佩超高層鋼結構施工創新工作室等20個創新工作室,助力公司自主研發并投入使用第一代綠能儲能產品“廂式電化學儲能電站”“智能伸縮式自主爬升操作平臺”“復雜鋼結構施工安全監測技術平臺”等,多項研究成果經評價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黨建聯建,打造科技“朋友圈”。與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等單位開展黨建聯建學習交流;與同濟大學、四川大學等外部科研院校及設備廠家積極開展科研課題交流及合作;與同圓設計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打破上下游信息壁壘、共同攻克技術難題瓶頸、合力完成國家級課題,形成互學互促、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融合發展的良好氛圍。
服務國家大局,深化改革創新
產研融合,取得科研“新突破”。堅持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結合企業鋼結構生產實踐,圍繞“智能裝備”,加大科技攻關力度。通過統籌內外部優勢資源,搭建科技創新平臺,解決研發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推進課題開展,成功研制完成智能高空作業機房,有效提升鋼結構施工效率和高空作業施工安全性。
融入中心,打造減碳“新抓手”。聚焦“綠色建造”,自主研發綠能第一代儲能產品——廂式電化學儲能電站成功運用,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528噸。此外,該產品還可廣泛運用于電網側、發電側及工商業側等多種場景,在多領域實現綠色建造,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