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國家治理》雜志> 正文

持續健全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養老金融體系

摘 要:養老金融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基本金融制度,適應人口老齡化進程是其內在要求。養老金融涉及金融體系中與養老相關的內容,是一個包括宏觀、中觀、微觀的多層體系,呈現多主體、多業態、多元化等表征的結構。宏觀層面涵蓋養老金融制度與政策,中觀層面包括支持養老產業發展和健全養老保障制度的養老金融行業及市場,微觀層面包括規則化的養老金融產品和個性化的養老金融服務。相比加速的人口老齡化進程,我國養老金融業仍存在體系不全、動能不足、熱情不高等短板。應從宏觀、中觀、微觀等不同層面分類施策,以完善適應人口老齡化進程的養老金融體系。

關鍵詞:養老金融 金融 供給側 人口老齡化

【中圖分類號】 F83 【文獻標識碼】A

早在2016年,《關于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銀發〔2016〕65號)就提出2025年基本建成與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要求覆蓋廣泛、種類齊全、功能完備、服務高效、安全穩健。2024年,《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金發〔2024〕11號)進一步強調“養老金融要健全體系、增進福祉,積極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要求”。2024年底,《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式養老事業 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要“構建多層次、多元化養老金融體系”“到2028年,養老金融體系基本建立”。202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提出,健全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養老金融體系。目前,我國養老金融體系尚處于初步建設階段。適應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養老金融體系應是怎樣的?應該怎么建?如何進一步推進?這些是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亟待解答的重要問題。

我國養老金融發軔于三支柱養老金所需的金融服務,但養老金融本質是金融,屬于金融市場的供給側。銀行、保險、基金、信托、證券、租賃等金融機構是養老金融的供給方,其企業戰略、產品服務、創新能力、市場策略等是影響養老金融發展的重要因素。2022年,養老金融服務全國社保基金投資1.93萬億元,服務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近1萬億元;2023年,養老金融服務企業年金投資3.2萬億元,服務職業年金投資2.56萬億元。2023年,保險業的養老準備金超6萬億元,長期健康保險責任準備金超2萬億元,特定養老儲蓄近400億元,養老理財超1000億元,養老目標基金近1000億元* 。此外,養老金融在支持養老產業投融資、拉動養老消費等方面也在日益發揮重要作用。養老金融已成為推動銀發經濟發展、保障和提升老年生活質量的重要力量,也成為促進金融體系發展、實現金融強國的重要支點。

目前養老金融的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等劃分更多是基于金融服務三支柱養老金或居民養老的需求側角度,存在一些不足:其一,缺乏供給側的整體體系視角。將視角局限于服務居民養老和社會保障,會大大縮減養老金融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促進長期資本形成、優化資本市場結構、支持養老產業發展、拉動銀發消費、推動金融體系和經濟結構升級等。尤其不利于調動金融機構的市場積極性和主動作為,縮小養老金融的市場空間和發展疆域。其二,容易混淆養老金融的供給側內容與需求側服務,不利于把握養老金融的本質屬性、內在邏輯、體系結構,影響養老金融理論研究的深化,導致養老金制度、養老基金、養老財富、金融養老等需求側概念常被視為養老金融。

從供給側分析和構建匹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養老金融體系,有利于更準確、更全面揭示我國養老金融的體系架構、運行邏輯、發展規律,積極拓展養老金融在服務養老財富管理、養老產業、養老消費,乃至銀發經濟、老齡經濟等供給側的積極作用和廣闊市場,也有利于更好地破解養老金融發展的問題。

打造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養老金融體系

養老金融涉及我國整個金融體系中養老相關的內容,包括制度政策、體系機制、行業市場、機構部門、業務產品、人員場所等,構成一個包括宏觀、中觀、微觀的多層體系,并內嵌著多主體、多業態、多場景等多元表征的結構。針對人口老齡化的長期浸透式影響,可以從宏觀的養老金融制度和政策、中觀的養老金融市場和行業、微觀的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來打造相應的養老金融體系。

宏觀層面的養老金融

宏觀層面的養老金融是從頂層設計出發,制定匹配老齡經濟社會的金融制度及政策,建立一套覆蓋廣泛、種類齊全、功能完備、服務高效、安全穩健的養老金融體系及制度政策,為老齡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面向中度和深度老齡化階段,需要在宏觀層面搭建并完善養老金融體系架構。宏觀層面的養老金融主要包括:第一,頂層制度設計與構筑。在國家戰略層面,前瞻性、系統性地設計并執行全面長遠的養老金融制度及政策,壯大養老金融長期資本,推進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發展,確保全民基本養老需求得到充分覆蓋和有效滿足。第二,養老金融法制建設與規范。為維護養老金融市場秩序及保護老年群體合法權益,制定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制定或修訂養老基金投資管理法規,明確界定養老基金的投資領域及其風險管理,實現養老基金運作的合法合規監管。第三,養老金融市場與結構調整。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順應老齡化社會趨勢,創新研發適應老年人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并優化資源配置導向,引導長期資本向養老產業聚集,推動養老金融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第四,財政激勵與稅收優惠。借助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經濟杠桿,激發機構和個人參與養老金融活動。第五,金融監管與系統性風險防控。加強對養老金融領域的市場監管,建立健全針對養老金融產品的信息披露、風險評估及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并有效化解潛在的系統性風險,確保養老金融市場的穩健可持續運行與高質量發展。

宏觀層面養老金融的構筑和完善涉及多樣化的參與主體。中央金融領導機構作為戰略層面養老金融政策的制定者與推動者,負責整體規劃、頂層設計,并參與法規制定修訂,奠定法治化市場運行基礎。中國人民銀行通過貨幣政策調控資金成本、流動性水平,間接影響養老金資產投資回報與風險偏好,并致力于維護金融穩定,防范老齡化背景下的系統性風險,確保養老金融體系在宏觀經濟波動時的穩態和韌性。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對銀行保險業的養老金融業務實行監管,關注養老保險產品設計、銷售和服務合規性,確保養老金資產管理穩健運營。證監會則聚焦資本市場的養老基金投資運作、證券交易,對養老基金、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等投資項目從發行至信息公開全程實施監督,維護市場公正透明,保障投資者特別是老年投資者權益,監管養老上市公司的治理和投融資行為。社會保障部門管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和其他養老保障基金,遴選養老金融機構參與多支柱養老金的投資管理業務。財稅部門通過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企業、個人參與養老金融計劃,引導養老金融產品的創新與發展。

宏觀層面的養老金融將在應對老齡化中發揮重要作用。第一,通過政策引導促使金融資源向養老領域聚集,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不同年齡、收入群體多元化需求,實現全社會養老資源最優配置。第二,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帶動保險、銀行、資產管理等行業創新發展,減輕養老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第三,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銜接基本養老保險與商業養老保險,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養老保障模式。第四,在全球競爭格局下,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通過構筑完善宏觀層面的養老金融,搶占全球養老金融市場的主動權和制高點,增強我國在全球經濟發展、老齡社會治理中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中觀層面的養老金融

中觀層面的養老金融主要指向養老金融市場與行業,既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基金、證券、信托等傳統金融機構的養老金融業務,也包括融合非金融行業的養老金融,為滿足個人、家庭、產業以及社會養老需求而開展金融活動、提供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

其一,傳統金融行業的養老金融。主要包括銀行養老金融、保險養老金融、證券養老金融、基金養老金融、信托養老金融等。銀行業養老金融是指銀行為滿足民眾養老需求所提供的系列金融服務。保險業養老金融是保險公司提供的面向個人與企業用戶的保險產品矩陣與服務體系,意在關照各類群體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對養老財富儲備、風險管理、多層次養老保障等需求。證券業養老金融即證券公司與其他證券市場參與者,設計、銷售并精細管理多元化證券產品與服務,為個人與機構投資者在養老儲備階段實現資金保值增值。基金業養老金融是基金公司憑借在資本市場和資產管理領域的專業優勢,設計、發行并管理養老相關基金產品,滿足投資者對養老規劃和財富管理的需求。信托業養老金融是信托公司接受各類委托將養老資金設立為獨立信托資產,并通過專業投資管理實現資金安全增值,按約定條款向受益人(特別是退休人員)定期提供穩定收益與養老服務的多種金融服務。

其二,融合非金融行業的養老金融。主要涵蓋養老地產設施建設,老年醫療健康服務,養老科技和智慧養老服務,老年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銷售和租賃,養老照護服務、養老教育培訓和人力資源服務,其他養老服務等領域。這種融合為上下游產業創造了新的市場機遇,包括房地產行業養老金融:養老金融與房地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主要表現在養老服務設施的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金融機構支持適老化住宅社區、養老公寓以及養老院等養老地產項目的建設與改造,打造安全舒適的老年生活環境。同時,設立專門針對養老地產項目的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養老設施建設。醫療行業養老金融:金融機構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將金融服務與醫療服務緊密結合,例如設計開發覆蓋疾病治療、長期護理、健康管理等綜合保險方案,為老年人群提供全面立體的健康服務。旅游休閑娛樂行業養老金融:金融機構根據老年人的群體性或個性化需求,精心設計并推出專項旅游儲蓄計劃及旅行保險產品,定制個性化的旅游度假金融服務。養老科技和智慧養老服務: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推動智慧養老模式的發展,例如遠程醫療、智能化養老平臺和健康管理應用程序等,賦能金融機構優化養老金融的產品設計和服務流程。

養老金融市場是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交易流通的實體和虛擬空間,聯結養老金融行業的參與者與廣大消費者,共同構筑起養老金融商品交換的生態環境。養老金融市場主要包括:第一,養老基金投資管理市場,負責養老金的籌資、投資運營、給付的全流程,涉及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養老金等多元化市場;第二,養老金融產品發行和交易市場,集中交易各類專為養老需求設計的產品,如養老儲蓄計劃、目標日期基金、養老債券、養老保險產品、反向按揭貸款等;第三,養老產業投融資市場,即金融機構為包括養老院、養老社區、老年醫療保健服務、老年用品等在內的整個養老產業鏈提供多渠道的直接投資與間接融資支持;第四,養老金融衍生品市場,催生多種用于規避養老風險或尋求額外收益的金融衍生工具,如基于養老金指數開發的衍生產品等。

中觀層面養老金融機構應著力于創新和拓展多元化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包括但不限于養老儲蓄、養老理財、養老保險、養老基金、養老信托等多元化選擇,精確匹配不同年齡層次和收入結構老年人群的多元化養老需求。發展養老金融對長期資本市場的發育和成熟也將起到有力推動作用,鼓勵養老金投向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銀發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促進金融市場結構平衡發展,增強經濟的內在穩定性和風險抵抗力。同時,各金融機構根據老齡客戶特征,構建可匹配的風險評估框架及信貸管理機制,確保在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的同時,有效管控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因市場波動帶來的系統性風險。此外,養老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不僅能激發保險業、銀行業、證券業等傳統金融業的發展潛力,也將帶動醫療健康、養老地產等行業的發展,促進養老金融業與相關實體產業之間的協同發展,形成老齡社會的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相互支撐、相輔相成的良性互促格局。

微觀層面的養老金融

微觀層面的養老金融主要包括規則化的養老金融產品和個性化的養老金融服務,設計符合監管要求并滿足老年人生命周期需求與風險承受能力的金融產品,以及結合現代科技手段,提供便捷、高效的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金融服務。

其一,養老金融產品。養老金融產品是指在國家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框架內,金融機構針對老齡化社會對長期儲蓄、投資、風險管理等需求開發的標準化、規則化的養老金融工具。養老金融產品通常具有長期性、穩健性、安全性等特點,強調風險管理與資產配置的有效結合,提供持續性的養老財務保障。目前主要分為面向個人養老金銷售和面向個人零售的養老金融產品。截至2023年底,我國金融機構共發行了757只個人養老金融產品,其中儲蓄產品465只、保險產品107只、理財產品23只、基金產品162只** 。在基金產品方面,養老目標日期基金和養老目標風險基金是核心構成部分。在保險產品層面,截至2023年末,共有107款各類個人養老保險產品,涵蓋稅延商業養老保險、專屬養老保險、年金保險和兩全保險等類別。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的市場規模也逐步擴大,截至2023年12月底,6家理財公司發行了23只低至中風險等級的產品。

分行業看,養老金融產品可分為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地產等養老金融產品。銀行業養老金融產品主要包括養老儲蓄類產品,以特定養老定期存款產品,滿足長期穩定的儲蓄需求;養老理財產品,通過資產配置實現風險控制下的穩健增值;個人養老金對接產品,是銀行推出可與個人養老金賬戶掛鉤的產品,雖非銀行自產但通過銀行渠道銷售,提供養老生活保障。保險業養老金融產品主要包括稅延養老保險、專屬養老保險、商業養老金、定期保險、終身保險、年金保險、兩全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等等。證券業養老金融產品主要包括養老型投資證券、養老主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結構化證券產品,等等。基金業養老金融產品主要包括養老目標日期基金、養老目標風險基金、公募養老主題基金、指數型養老基金、FOF養老基金,等等。信托業養老金融產品主要包括養老消費信托、養老財產信托、養老產業信托,等等。

其二,養老金融服務。養老金融服務是金融機構針對年齡層次、健康狀況、收入結構、風險承受能力等個體特性,設計并提供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的服務,涵蓋財富規劃、退休咨詢、遺產規劃等多種金融服務,協助消費者基于自身情況制定最優的養老財務策略,確保養老資產的有效積累與合理配置。養老金融服務的核心內容包括專屬財富規劃、全方位財務咨詢、融合健康管理和保險服務、針對性消費服務、一站式養老服務、教育指導服務,等等。

根據所屬的金融機構,養老金融服務可進一步分為五類:一是銀行業養老金融服務,包括定制化儲蓄與理財計劃,設計階梯存款、定額投資等方案,幫助不同類型老年人群體實現資金長期保值增值。推出專屬養老金賬戶,集成儲蓄、養老產品購買、收益分配及稅務優惠等功能,靈活調整以滿足客戶需求。二是保險業養老金融服務,基于年齡、健康狀況、家庭結構、預期壽命及退休需求等因素,為客戶定制專屬養老保險組合及繳費方案。通過精算和大數據技術,進行精準的長壽、醫療、護理風險評估,設計長期護理保險(LTCI)及醫療保險等管理策略。整合資源,提供包括養老年金、緊急救援、健康管理和居家照護等在內的一站式養老解決方案,并支持智能客服全天候服務。三是證券業養老金融服務,依據老年客戶特征設計個性化資產配置,結合債券、股票、基金等工具,實現養老財富的穩健增值。提供一對一理財顧問服務,包括投資咨詢、風險管理、賬戶定期評估,確保養老計劃契合客戶需求。四是基金業養老金融服務:根據投資者退休年限動態調整資產配置,降低臨近退休的風險資產比例,實現收益與風險的生命周期管理。依據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設定固定風險等級,追求在可接受風險范圍內的長期增值。此外,提供定制化投資顧問服務,為老年客戶制定個性化養老投資策略,并定期評估優化組合。五是信托業養老金融服務,設計個性化養老信托計劃,并根據生活預期、健康狀況及傳承意愿靈活調整受益分配。通過家族信托實現跨代財富傳承,保障子女晚年經濟支持并規避財產意外損失。

微觀層面的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對應對人口老齡化有著重要作用。第一,滿足老齡群體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根據老年人具體情況提供靈活多樣的金融方案,確保養老金配置符合個體需求,回應多元化金融訴求。第二,指導老年人財富分散配置,實現資產配置優化與風險管理精細化,降低投資風險,并結合需求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第三,通過個性化服務協助老年人合理規劃退休生活,確保穩定收入來源和高品質生活體驗。第四,減輕國家社會保障壓力,推動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構建。

當前我國養老金融體系的短板

盡管我國養老金融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相比加速的人口老齡化進程,養老金融業仍存在體系不全、動能不足、熱情不高等短板。

宏觀層面的體系架構尚未成形,法治建設和監管執行力相對滯后,養老金融市場法治環境有待完善和精細化,同時需要強化法規執行,提升市場透明度和合規性,并建立有效信息披露、風險評估及預警機制,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累積,確保養老金融市場穩健運行與持續健康發展。

中觀層面,一是養老金融行業與市場金融包容性不足,部分老年人由于教育水平、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有限以及財富積累差異,導致在獲取適宜的養老金融服務方面存在障礙,形成“金融排斥”現象。二是部分行業間養老金融服務因部門分割、信息不暢、惡性競爭和監管差異形成壁壘,限制了資源有效整合與服務創新,難以滿足老齡群體的養老金融需求。三是風險管理能力受限,在面對長壽風險、市場波動風險及信用風險等復雜情境時,金融機構現有的風險防控機制和技術手段難以有效應對。四是法規政策滯后,尚待完善對激勵產品創新、稅收優惠等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框架,校準準入門檻和運營規則以激活市場活力。五是人才短缺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亟需在產品設計創新、精細化風險管理、專業咨詢服務等方面具有深厚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的專業人才。

微觀養老金融的問題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產品供給結構單一,市場以低風險傳統儲蓄和保險為主,缺乏針對不同年齡段、收入層級及風險偏好的多元化投資產品組合。二是產品創新滯后于老齡化進程和老年人口生活質量提升的多元化需求,尤其在長期護理、健康保障、財富傳承等關鍵領域的供給不足。三是老年人金融素養普遍較低,易受誤導或欺詐。四是產品風險防范機制不完善,存在信息披露透明度不足、風險提示不明晰等問題,金融機構的養老金管理及風險管理能力亟待加強。五是未能充分關照個體差異,個性化服務與客戶體驗差距明顯。

進一步完善養老金融體系的建議

宏觀層面,明確適應人口老齡化、服務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理念,完善養老金融的監管和法治體系

第一,確立“多層次、多支柱”為框架的發展方向,積極運用養老金融服務于建設和完善當前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乃至更廣泛的養老保障體系,促進各層次各支柱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提高養老金融體系的韌性與可持續性。

第二,整合各部門監管職能,設立專門養老金融監管機構,解決當前監管分散、效率不高的問題。制定統一監管標準和政策,確保協調性與一致性,建立實時風險監測系統,及時發現與處置潛在風險,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指導養老金融機構建立風險評估與預警機制,定期評估風險、制定應對預案,并向監管部門報告重大風險事件。可借鑒英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A)”模式,設立養老金融監管局,全面監管市場、提升效率、減少盲區,增強市場透明度和公平性。與國際養老金監督官組織(IOPS)等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共同研究與培訓養老金融市場監管。

第三,加快養老金融領域立法工作,建議出臺《養老金融管理條例》,明確養老金融市場基本原則、監管框架及權利義務,規范產品設計、銷售和管理環節,提升市場透明度與合規性。設立專門執法隊伍,定期檢查養老金融機構,確保合規經營,維護市場秩序與消費者權益,要求養老金融機構建立信息披露機制,定期向公眾披露財務狀況、投資組合、風險管理等信息。引入獨立第三方審核與評估信息披露,確保真實性與準確性。

第四,出臺一攬子支持優惠政策,激發市場活力。例如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專項基金等,支持養老金融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鼓勵養老金融機構應用金融科技,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提升服務質量和客戶體驗,同時加強金融科技監管,確保技術應用安全與合規。

中觀層面,從金融包容性、行業協同、風險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入手,推動養老金融行業和市場繁榮和健康發展

第一,提升養老金融包容性,普惠老年群體。通過社區、老年大學、電視和網絡等渠道普及儲蓄、投資、保險等基礎金融知識,指導老年人使用現代金融工具。提供免費或低成本金融咨詢服務,幫助其選擇適合的養老金融產品。金融機構應設計低門檻、低風險產品,附詳細說明書與風險提示,確保老年人了解產品特點與潛在風險。

第二,打破行業壁壘,促進資源整合。建立信息共享平臺,推動部門間協作,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鼓勵金融、保險、信托等行業企業聯合開發創新型養老金融產品,例如集儲蓄、保險、投資于一體的綜合產品,滿足老年人多元需求。同時,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提升精準服務能力和客戶滿意度。

第三,強化風險管理,夯實市場基礎。金融機構應設立風險管理部門,負責風險識別、評估與控制,引入量化模型和壓力測試等工具,增強管理有效性。監管部門需定期評估機構風險管理能力,及時督促整改,并發布指導文件,明確風險管理標準,防范長壽風險、市場波動風險及信用風險等。

第四,加強人才培養,筑牢發展基石。金融機構需建立資格認證制度,確保行業準入門檻,并定期組織培訓,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質。聯合高校、金融機構,培養養老金融領域的專業人才。設立研究機構開展前沿研究,為行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微觀層面,以提升老年福祉為導向,開發設計創新型的養老金融產品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切實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性需求

第一,豐富產品結構,滿足多樣需求。金融機構開發多樣化養老金融產品,設計低門檻、低風險或高收益、高靈活性的養老金融產品,滿足不同年齡段、收入層級及風險偏好人群的需求。支持長期護理保險、健康保障及財富傳承等創新金融產品的發展,以應對老齡化社會需求。

第二,優化個性化服務,提升客戶體驗。金融機構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個體差異,提供量身定制的養老服務方案。同時,優化客戶服務流程,簡化操作程序,提高服務效率,推出電話咨詢、上門服務等便捷措施,降低獲取金融服務的門檻。推出“一站式”服務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從咨詢到售后的全流程支持;開發易于操作的手機應用程序,使老年人方便地管理個人養老資產。

第三,提升老年人金融素養,保障消費權益。針對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識且易受金融詐騙侵害的情況,通過社區講座、電視節目及互聯網平臺普及金融基礎知識,幫助老年人識別金融詐騙并選擇適合的金融產品。同時,可定期組織專項培訓課程,邀請專家講解投資理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幫助老年人樹立正確投資觀念,提升其金融決策能力。

【本文作者為湖南大學“岳麓學者”特聘教授;本文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制度供給研究”(24AZD073)階段性成果;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劉振偉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略

*注:數據來源:《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社保基金年度報告(2022年度)》《2023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注:數據來源:閆化海:《2023年度養老金融產品數據統計》,《保險理論與實踐》,2024年第1輯。

責編:董惠敏/美編:石 玉

責任編輯:王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私人影视| 欧美激情成人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综合558欧美成人永久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777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成人一级片在线观看|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成人永久福利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青草原| 亚洲欧美精品成人久久91|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成人a在线观看|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草莓视频成人appios| 57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www亚洲成人|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